香港新晉蛙后──江忞懿

近年的香港學界水運會決賽,充斥各大泳壇新星。單是身處其中聽著打氣聲,就能感受當中巨星登場般的氣勢。與其他三位年輕泳手被封為港隊四小花的江忞懿,就曾於其「福地」學界水運會決賽中,於拿手的蛙泳項目中,兩度打破香港紀錄。

 

熱愛游泳的感覺
與其說是求生技能或運動項目,江忞懿更喜歡感受游泳時,池水隨身體擺動的水感。「我喜歡游泳的比賽方式,八個人一起準備,再跳進水中比賽的感覺最直接。」在斯文的外表下,江忞懿原來是個蠻有好勝心的少女。「從競賽中,能直接感受比賽的過程和熱情。聽著別人唸自己的名字,會份外努力。」

從三歲開始習泳,到十一歲加入泳隊接受訓練,江忞懿一直以提昇自我為己任,沒太在意獎項得失。「或許因為我很喜歡游泳,所以我每天也很期待訓練,希望自己能進步。」曾唸過德望和女拔萃,現就讀於美國國際學校的她,表示學校裡的教練很好,他們的指導和提點使她的競泳能力提高。「特別是德望小學泳隊的教練,他幫了我很多。」江忞懿架著一副眼鏡,直視著我說,談吐得宜,讓人有感她比實際年齡成熟多。

「另外,很感謝媽媽的支持,雖然她不常在港,但她對於我成為泳手,絕對無條件支持著我。」家人的支持對於運動員來說,十分重要,媽媽適時的鼓勵,是讓江忞懿繼續堅持的原因之一。「雖然媽媽不是運動員,但她看著我一路走來,我們活像一起參加比賽,一起成長。」小妮子一邊露出窩心微笑,一邊瞇起眼睛說。

 

游泳小花的背後
作為學生,要應付繁重的課業已夠吃力,更何況要每星期參加六天,每節至少一小時的訓練。「十一歲到十五歲那幾年,於泳會跟隨來自北京的馮教練,他採用較中國化的訓練方式,即不停重覆練習至達標為止。」除了三分天份,運動員要進步,並沒有任何捷徑可言,得靠七分後天努力才成事。「還好那幾年為我立下良好根基,縱使現在轉用較西化的訓練模式,仍能跟上節奏。」由女拔萃轉校至美國國際學校,隨了課堂自由度更大外,新學制更能讓她作好準備到外國練水。

小小年紀便有多場大賽經驗,翻看江忞懿的紀錄,單她個人便保持近十多樣香港紀錄。難怪她的教練說:「她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2009年的東亞運動會,港隊首獲十一面獎牌之多,更成功創下多項新香港紀錄。江忞懿說:「於我而言,東亞運的確影響至深。能參與如此盛事固然機會難得,面對各國強敵,那種挑戰自我,愈求進步的感覺更難能可貴。」雖然江忞懿的個人項目未有奪牌,但她參加的兩項接力賽均成功打入前三名,其中4X200米自由泳摘下銀牌,與退役師姐蔡曉慧一起參賽的4X100米混合泳則奪得銅牌,成績驕人。

訪問的尾聲,問及她今年的個人目標,她想了想,依舊成熟地答道:「雖然個人項目未有奪牌,但讓我認識到自己的對手,體會與她們競泳的緊張感。希望今年能進步更多,於個人項目中爭取獎牌。」同時她的雙眼,綻放出十分堅定的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