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原理及常用藥物

跌打,香港獨有的名稱,即骨傷科。學功夫,容易跌傷打傷,故早期香港的武術家除了傳授武術外,大都兼開跌打醫館,亦有「未學出拳,先學紥馬;未學功夫,先學跌打」之說。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關德興、白鶴派陸智夫等。推、拿、按、摩是四種手法的名稱,明代錢汝明在《秘傳推拿妙訣‧序》中指出「推拿一道,古曰按摩  以指代針之法也」。可見推拿即按摩,是中醫以手法為主的外治法。

 

有人認為跌打就是擦擦藥酒,敷帖藥膏,沒甚麼原理可言,其實不然,作為中醫的一門臨床學科,跌打和中醫理論是環環相扣的,也需要望、聞、問、切的診斷程序,像痛證就要辨明風寒濕熱瘀等。隨著學術的發展,吸收了現代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力學等知識,也使跌打更加與時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