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睇電視的日子

對本港球迷來說,近期最火辣的新聞自然是英超轉播權回歸有線電視。該收費電視台已取得自2010年8月起未來三季的英超轉播權。

我希望now TV能從之前有線電視的錯處汲取教訓,不會對球迷及顧客製造額外的障礙,以免球迷產生一股不滿的情緒。誰可擔保now TV不會在三年之後捲土重來,贏回英超轉播權。

人人是贏家
香港球迷真的很幸運,因為他們可在電視上看到全部380場英超賽事的現場直播,即使是英國球迷也不能享有同等待遇呀!雖然Skysports在英國是主導性的足球轉播機構,但他們卻未能獲准購下全部的英超轉播權。當地的轉播權是分開幾份,每一部份則包含兩場賽事。而Skysports只能購買大部份而非全部的轉播權。換言之,英國本身是沒有英超聯賽事的獨家轉播權的。

當我與球迷討論這規條時,他們都感到很驚訝。這個禁止對某種資訊內容擁有專利的規定,是由歐盟而非英國政府所規定的。這條例的目的,是確保社區能有最多的人可接觸某資訊內容。然而,此舉卻減低了英國觀看英超聯直播的費用。因為不少如阿仙奴對曼聯的「大波」,是以按次收費的形式在英國的Skysports頻道轉播。我認為這做法是值得那些尊貴的立法會議員去了解及跟進,因為這會影響香港二百至三百萬人的生活。我建議他們提出不准讓非本地製作的節目享有獨家轉播權的法案。這意味英超轉播權的費用會大為降低,更多的家庭可負擔這項服務,也使更多的顧客可接觸英超聯這資訊內容。屆時所有人都是贏家,我敢擔保那名讓這法案通過的人一定會獲連任,甚至有機會去競逐特首一職呢。

一場不漏
在英格蘭大部份區域,都在執行一個本地波禁播的規條,這是指你不能看本土球隊的主場直播賽事。舉例說,若伯明翰主場迎戰車路士,這場比賽便不會在伯明翰地區的電視頻道播出。此舉是為了鼓勵伯明翰球迷到現場觀戰,而非留在家中看電視直播。其實這條例是為了保障球會的門票收入,而對英超球會來說,門票收益仍佔球會收入來源重要的一部份。

有時候,我覺得香港球迷真的很幸運,因為大家都可看到全部英超聯賽事的直播。我們可選擇留在家中,或者往酒吧或到友人家中一起觀戰。我們可以暢飲一番,一邊吃垃圾食物,一邊與友人及家人「吹水」,爭論那一支球隊更佳。我們甚至可下點小注,令觀戰時更刺激,輸波時也可發洩一番。儘管我們每月要額外支付二百至三百港元月費予有線電視或now TV,還要受那些細小地列印在合同上的條文折磨,以及受那些街頭戰士的銷售團隊威嚇,還有在我們在賬單上出現問題甚至要取消訂看時,要忍受那客戶服務員工的侮辱,球迷們仍應感到幸運,因為我們並沒有錯過任何一場英超聯賽事。

大衛vs哥利亞
我首次在電視上看英國波,是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於英格蘭西北部、距利物浦三十哩、位於蘭開夏郡一間寄宿學校讀書時的往事了。在我離港赴英讀書前,TVB只錄播英格蘭足總盃。不過,我仍被球員那種決心及淘汰賽的刺激所感動。那種非生即死的拼搏精神,以及那大衛對巨人哥利亞般的決心完全反映在球員的面孔上。他們入波及失敗時如過山車般的反應,對當年的我是全新的體驗。至於球迷由生到死對球會所保持的忠誠最令我吃驚。他們深深信任其球會,對球員的加盟或轉會是那麼的愛恨分明,很多時更會為這問題弄至家庭糾紛。這一點一滴都成為我生命裏有用的教訓。

那時候,所有英格蘭聯賽都安排在周末進行﹝沒有周日及周一的賽事﹞,而所有比賽均在下午三時展開。所有英格蘭球會都在周末下午三時踢例行的聯賽及盃賽。那時所有聯賽都沒有現場直播,會作直播的只有英格蘭足總盃決賽,英格蘭對蘇格蘭,以及牽涉英格蘭在內的世界盃賽事。大部份直播賽事會由英國廣播公司﹝BBC﹞負責轉播,間中ITV也會播放部份友誼賽。當時我每周只能在周六看一次英國波。由於那足球節目在十時開始播出,在十一點便要入睡的我這名中六學生,通常都不能完整地看罷整個節目。有時校長不在時,我們便好像皇恩大赦般可看畢整個在十一點半才完結的節目。否則的話我只能看七成左右的節目。
講波佬和唱片騎師
每逢周末,BBC一台都會播映《是日精選賽事Match of the day》這個長達一小時三十分的足球節目,當年這節目是由占美希爾﹝Jimmy Hill﹞﹝他曾是高雲地利的前班主及主席﹞主持。據我所知《是日精選賽事》這節目現時仍有在BBC一台播出,由連尼加﹝Gary Lineker﹞及漢臣﹝Alan Hansen﹞主持。談及當年,我記得這節目由莫臣﹝John Motson﹞及巴利戴維斯﹝Barry Davies﹞任「講波佬」。其中莫臣現時仍活躍在英國電視界,經常擔任足球評述員。他的評論風格令人耳目一新,其聲線非常獨特、清晰並給我很大震撼。莫臣能提供很多有關球員的資料、踢球風格及很多有見地的觀點。他的評論不偏不倚,更對未能發揮的球隊提供批評及意見。

我認為香港很多「講波佬」都應向莫臣偷師。本地很多足球評述員只提供很多可在互聯網上找到的數據及資料,他們沒有把這些東西過濾及演化為自己的見解。而且,本地很多「講波佬」都是「口水多過茶」,情況就好像電台的唱片騎師一般。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減少冷場。我希望有線電視能聽聽我的意見,否則的話愈來愈多球迷會像我一樣,在看英超比賽時將聲道切換至英文。

熱情的製作
至今我仍很懷念這節目,我亦知悉連尼加成功轉型為一名能提供深入分析及意見的足球節目主持人。據我所知舒利亞﹝Alan Shearer﹞亦有加入節目的評論小組。他可以告訴球迷有關射手的心態,以及前鋒射失球或入波的原因。這些分析正解釋了我為何這麼懷念在英國電視睇英國波。至於在ESPN由戴基斯﹝John Dykes﹞主持的足球節目,是我所看最接近《是日精選賽事》水準的非英國製作足球電視節目。戴基斯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持,他會就不同主題讓評論團發言,而且他亦擁有一支具豐富足球知識的評論團隊。

我認為有線電視或now TV都應找一些對足球真正具熱情的製作人。否則,這只會完全浪費那辛苦贏來的海外足球轉播權。單是現場直播賽事並不能滿足真正的球迷甚至賭客。兩間機構的管理層真的應想想這方面的問題,畢竟這些足球轉播權花了他們數以百萬計的金錢,也佔了他們在節目內容上很大的預算。球迷的參與將是未來電視足球節目成功的關鍵。﹝這是我會在將來討論的另一個話題﹞。

瘋狂的球迷
另外,香港有太多不同的足球聯賽可在免費及收費電視上觀看。一個正常的球迷每天大概會花五小時看電視,我很質疑他們會把所有時間用來看足球。現時電視上有太多足球比賽爭奪我們眼球的注意。我懷疑即使是最瘋狂的球迷,他們會否每周都觀看全部十場英超聯賽事。我就只會挑選一、兩場重要賽事看直播,其餘的就只看精華片段,或者在一周餘下的時間觀看之。每一支英超球隊,我都會看他們至少三場的比賽﹝直至今天為止﹞,所以我才能評估到他們的強項及弱點。

米高奧巴馬網誌:
http://hk.myblog.yahoo.com/[email protected]
http://twitter.com/michaelo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