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球迷回憶錄
第二回:球迷。世界
已經分不清楚我這種七十後球迷是幸運還是不幸。科技發達,我們隨時可以透過收費電視,輕易地接觸世界各地的足球。但同一時間下,本地足球卻慢慢從媒體中消失。當香港球迷擁有世界,大家竟然留不住「球迷世界」。人生就是如此諷刺。
不用足球社會學專家呂大樂及馬嶽等教授解釋,因為他們一定會說這是全球一體化(Globalization)的正常現象。其實香港足球都有其本土特色吧,為什麼不能保留。是香港足球失去了市場,還是媒體不介意香港足球消失呢?
當日特首說香港足球是小眾娛樂。幸好香港足球及球迷爭氣,三次令球場掛起紅旗(一次旺角場,兩次大球場)。特首及一班高官都要入場與眾同樂。東亞運香港對日本的足球決賽,五大傳媒機構九大頻道同步直播,是香港足球傳播史最光輝的一刻。
問題是,「球迷世界」會因此回來嗎?
得閒飲茶
以往星期日早上一定會留意球迷世界。頭五十五分鐘不看都可以,因為我們只關心最後幾句:究竟主持人會不會約阿叔飲茶呢?他們一句:「阿叔,今日我請你飲茶。」就代表當日的球賽有電視直播。
年輕時零用錢少,不可能每次都入賽觀戰。當意會到電視台會直播後,就可以安心留在家等。否則球迷要準備出門口,而且大家入到球場都會同聲一呻:「呢場波咁緊要都唔直播,離譜!」當年電視台直播球賽時,他們事前不可以作任何宣傳,因為怕影響入場數字。當年更有規定,比賽必需95%滿座才可以作現場直播。所以在電視看到的球賽,都一定高朋滿座。
當然偶然亦有失收的例子,好像在八六至八七年球季舉辦的「無綫盃」,當時由南華迎戰港聯。南華憑陳發枝及巴貝利在下半場分別建功,以2:0擊敗全華班的港聯。當時入場球迷不足五千人,是少數球迷不多但依然直播的球賽。
去到現今電視台直播球賽前,他們必定大賣廣告,希望吸引觀眾注意。十年前,球迷可能會好興奮。去到今日,球迷居然覺得直播本地賽事可有可無。最「有趣」的是,其實不少人連一場本地足球賽事都未看過,就認為「本地波」不值一看。
情況等於一個只飲檸檬茶的小朋友,走出來說龍井不好喝。我只可以對他說一句:「得閒飲茶啦,細路。」
波係圓更會播完
香港第一代足球評述員包括一代名宿李惠堂先生及賴端甫先生。賴端甫亦是賴汝正先生的父親。何靜江先生則是本港現役評述員中,年資最長的一位。而李潤芳小姐即是香港第一位女性足球評述員。不過誰人評述或者並不重要,因為球迷最關心的都是球賽過程及戰果。
其實對於資深球迷來說,當年我們只要留意「開波時間」都大約估計到比賽直播的機會有多大。為了遷就電視台播放新聞的時間,球賽亦不能太晚完成。所以如果球賽要進行電視直播,比賽大多會提早到下午三時或三時半開始。務求比賽過程可以原汁原味的獻給電視機旁的球迷。
不過正如名體育新聞主播伍晃榮先生所說:「波係圓嘅」,意外經常都會發生。如果比賽需要以加時或十二碼分勝負,電視台就要被迫在球賽依然進行的時候終止直播。電視機旁的球迷即使不滿亦無可奈何,唯有追看新聞報導內的報導及入球片段了。
其實體育新聞只能看見入球的一刻或極少部份的組織過程。其餘戰況、爭議畫面及其他特別情況更是無從得知。不過有片段尚可滿足球迷的好奇心,因為不少時候,都是主播交代了賽果就到下一單新聞。球迷等了半天想看半分鐘的足球,只能換來一句:「本地足球聯賽,XX以3:1擊敗YY。另外……」
所以05年賀歲盃,無綫電視安排體育記者伍家謙及伍晃榮在新聞中即場評述巴西隊對香港的比賽時,絕對是一個驚喜,比李思明射破祖里奧施薩的一刻更振奮。再次引證香港球迷要求其實不高,問題是有人聽到嗎?
金猴、夠喉、唔夠喉
如果電視直播等同去茶樓飲茶,那麼精華節目對球迷來說就等同到快餐店填肚。作為一個熱愛本地足球的球迷,一定不會錯過。不過對要求高的球迷來說,一個小時的節目都不會夠喉。好多時看球迷世界,都是為下午的足球賽熱身。
無綫在1978年製作「足球世界」的節目,是本地電視歷史中首個以香港足球為主題的精華節目。一小時的節目中,大約用三份二時間討論本地足球,其餘時間會介紹世界足球。早期的主持人包括:葉尚華及陳耀武等。後來節目演變成球迷世界。
球迷世界的內容都是精華重播、球員訪問及有獎遊戲等等。對於球迷來說,是充飢有餘,滋味不足。所以當一九九一年,阿叔林尚義加盟無綫主持球迷世界,並推出「䱽魚話當年」的環節時,節目立即昇華到另一個層次。
回憶永遠是美麗的,不少球迷都以這個環節內的精華片段,從而引證本地足球新不如舊的論點。最多人的說法是:「你睇以前香港波幾精彩,依家咁屎波抵無人睇啦。」
說出以上說話的人,其實對足球的認識都不深。因為他們連兩個最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首先,隨著足球運動的發展,對球員的要求已經大幅提昇。無論體能、身體對抗性、技術要求都不能同日而語。當年比利的腳法如入無人之境,其中一個原因是對手防守鬆散。你要求比利在今時今日的比賽中重施絕技,相信他未射門前已經被對手掃跌。
所以林尚義的評述令球賽變得更為有趣,因為他會將心比己,說出該球的難度所在。如果他說「阿叔都入」,而那球員竟然不入時。大家不要以為球員踢得差,因為可能是阿叔有信心會把握得更好。阿叔不輕易讚人,但當他都認為那一腳是好波時,大家一定要落足眼力,因為他的稱讚是好波的保證。
當然這些偽球迷亦不明白,精華一定精彩過整場比賽。因為「䱽魚話當年」選出來的一定是最值得回味的舊比賽。而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將整場比賽濃縮到幾分鐘內。比賽過程一定緊張刺激的。
更可惜的是,去到今天球迷連說句「唔夠喉」的機會都無了。因為球迷世界在09年球季正式完結。球迷想在過年時參加「足金送金猴」的機會亦從此消失。由有金猴變「唔夠喉」,好難怪球迷不說粗口。
後記:萬能武官
八十年代看無綫足球轉播,一定認識萬能老倌-陳耀武。武官除了擅長評述足球外,其他運動亦無一不曉。
後來我入大學讀書,才知道武官在中大執教。我有幸跟他上了一年體育課。有一次因天雨關係,足球場被迫封場。他推出一部電視機,播放一場由他評述的足球賽。
當時有同學問他:「陳sir,如果場波悶,你點講呀?」武官講了一番我到現今都記得的說話:「一場波你心中覺得悶,即使幾好睇都會悶。如果你覺得精彩,即使再悶都係精彩。」
其實香港足球都是一樣。好多人未看過一場本地足球,就覺得悶和不值一看。放開成見,給香港足球一次機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