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後,如何恢復?

文:李嘉綸
 
完成一次劇烈的馬拉松賽事,由於深層肌肉未能瞬間恢復,一般需要四星期才能漸漸復元。所以為了「長跑長有」,避免弄傷肌肉和骨骼組織,所以要有恢復的過程,應注意以下的要點:
 
(一) 妥當安排賽後訓練程序,防止肌肉過勞而受傷
馬拉松賽事後,四星期內不能作強度訓練,只能作舒緩式訓練。首星期只作30至45分鐘慢跑 (應選擇在草地或泥地上跑,對足部起保護作用),第二星期起加至60至90分鐘,第三星期後才可以恢復正常訓練程序。但是,建議在訓練快速跑時,只可用正常速度的七成左右。
貼心提示:隔三個月後再度參加馬拉松賽事比較適合。但如有些選手只當賽事是長課練習的話,便可提早恢復,約兩個月後可正常參賽。
* 例如有跑手參加澳門馬拉松是當作長課練習,而兩個月後的渣打馬拉松則可作為重點賽事。
 
(二) 按摩,加強血液循環
按摩的好處
按摩在消除疲勞,增強體力方面有顯著的作用,並能增強記憶力,提高思維功能。體育界常見,運動員在比賽後,經採用推拿按摩手法,可以迅速消除疲勞而恢復良好的狀態。原因是在大量運動之後,運動員的肌肉由於過度緊張而收縮,使肌肉代謝的中間產物—乳酸大量堆積,令運動員感到疲勞和全身肌肉酸痛。通過按摩可使部分乳酸氧化成二氧化碳及水,大量的乳酸被還原成能量物質,從而可使全身肌肉放鬆,肌張力降低,達到消除疲勞和恢復機體工作的效果。如果在比賽前進行按摩,是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力和韌帶的柔軟性,因而能加大關節的活動範圍,進而增強耐力和體力。
按摩的部位
1. 背部
按摩背部脊椎兩邊,好處是提高了交感神經的興奮,使血液加快循環,
身體內的代謝物質加速氧化排出體外。
2. 腳部
膝蓋後:按壓此部位對淋巴循環系統有很大的幫助。
足三里:膝蓋對下數吋外側,按壓約5分鐘,幫助恢復體力。
3. 腳底
臨睡前用熱水浸腳,按湧泉穴約200次,可幫助血液循環,將積聚腳部廢物,經淋巴系統排走。
4. 臏骨
膝關節凹位,每次訓練後,可按壓此穴位,防膝關節受傷。
5. 小腿
比賽或訓練前後,按摩小腳可使小腿肌肉放鬆,預防小腿抽筋。
(三) 賽後食療
多吃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詳情請參考《Sportsoho》09年9月號「飲食對長跑的影響」。
或瀏覽:http://www.sportsoho.com/sc/run2010.html )
 
*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