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單車4大配件
很高興有機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對單車的認識和經驗,今期首先和大家講解一些車上的裝備,對一個車手來說,如果擁有一部性能良好的單車,但沒有配上合適的裝備,是不能做到人車合一的最完美境界和最省力的操作。單車之所以出現,其實就是要省時、省力,如果踏單車較走路還要辛苦,何不走路便算?現在大部份運動訓練都講求數據化,當認知自己的數據後,就可因應改善或提升訓練進度,首先和大家介紹咪錶,它通常分為四大類別:

(一) 有線普通咪錶:
有線咪錶是最實際的,它沒有訊號干擾,因它由電線直接傳送訊號,使接收訊號反應較快。
二) 無線普通咪錶:
有些車種是不適合用有線的,唯有選用無線咪錶。無線咪錶需用上兩粒電芯,分別在顯示器和接收器上,而接收訊號反應較有線慢。
*以上兩款適合休閒人士使用*
(三) 有線有腳轉數顯示咪錶:
在比賽當中很多參賽選手都會採用有腳轉數咪錶,因為車手腳轉數頻密,就等同汽車裝上一副良好引擎一樣。一般普通無線咪錶接收距離由前輪至把手位接收為最理想的,而無線有腳轉數咪錶接收能力較為強,多安裝在後輪,因車手在練習架上使用時亦可顯示數據,相對在比賽中如果車手安裝同型號咪錶,也有機會干擾到其他參賽者。現在已有些廠家製造了一些獨立頻道的咪錶,售價當然較高。
*以上適合訓練人士使用*
(四) 無線有腳轉數顯示咪錶:
還有一款較為專業的,無線有腳轉數顯示咪錶外加有心跳錶功能顯示,這款咪錶將人與車數據都一一顯示出來,在訓練和比賽當中更準確地認知自己能力來提升和發揮成績,價格當然會比先前介紹的昂貴一點。
*以上適合專業車手及高要求人士使用*
單車燈
單車燈的作用不單是純粹照明,它還可給予路面上或單車徑上行人及車的注意,香港法例規定單車在單車徑上行駛必須最少亮著頭燈,如在馬路行駛要與電單車相同,頭燈白色,尾燈紅色,並且要一直亮著,提示迎面與尾隨的車輛。不同顏色的車燈像紫、綠、藍等,在香港法例是不合規格的,而坊間有些寵物治養人士都會綁上藍色或綠色燈在寵物身上,其實這是好事來的,因為如駕駛者離遠見到有綠色或藍色燈就可預早判斷是寵物,這可減免意外發生。
兩大類頭燈:
(一) 比賽或訓練用:
可選擇耗電力較低、有提示性,輕巧就足夠,例如LED燈。
(二) 越野爬山車用:
必需選用火數較大、發光力強和面積廣的頭燈,因它多在叢林山野,缺少街燈照明情況下應用。
尾燈揀選:
因人而異,主要選適合安裝在尾袋便可以。尾燈正確位置是在坐位下,與尾袋同一位置,單車如安裝了尾袋,尾燈便要扣在袋外,大多數尾袋都有位置可以扣緊尾燈。
心跳錶
在香港使用率不高,近幾年才開始普及,在運動界很多人都不會覺得使用心跳錶 對自己有甚麼幫助,現在新一派教練和運動員大多採用數據化訓練,這樣需要大量數據來分析個人能力,從而在比賽上發揮最好表現。以往教練大多會在練習方面過度催谷,這樣,很多時會引致運動員受傷,這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放棄。心跳錶的作用就是使自己認識本身能力,繼而循序漸進地去訓練。
貼心提示:很多人在晚上行駛時直視車燈,這樣會令瞳孔收細,減輕判斷能力,安裝燈位需光線射向地面,以免影響迎面駕駛者。
水壺架
傳統水壺架都是配合傳統水壺尺寸的,在物料方便分三大類,鋁合金$30-$80,塑膠$40-$200,碳纖$100-$400。鋁合金水壺有保溫作用,配合膠水壺架較合適,裝配位置方便,正常車架出廠時已預留位置,但在長途練習或三鐵運動,因耗水量較大,有些車手會選擇裝配多個水壺架。例如在坐位下或手把位上,最重要是水壺取出時流暢,因行駛時如水壺扣得太緊,車手在平衡上有機會失控,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