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外膝痛
髂脛束炎症
在上期和大家討論過腳跟痛的問題後,今期的主題是神秘的外膝痛。這又稱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髂脛束炎症) ,顧名意義,是膝外側的一條半米長的肌肉和韌帶的炎症。
筆者第一次遇上這個問題,是十多年前在毅行者練習落畢架山數百級石級時。病徵是下石級舉腳時,外膝極痛。這個炎症,在當年我第一次完成毅行者時還沒有完全解決。記得走到終點石崗軍營,筆者必須雙手扶欄,一級一級的跳下石階。事後和行山友交談,發覺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的成因很多,首先讓我和大家看看Iliotibial Band是一條怎樣的組織,它在行山和跑步的功能又是怎樣。Iliotibial Band的上端是一條由盤骨 (Pelvis) 外側作為起原點的肌肉 (Tensor Fascialata闊筋膜張肌),而Iliotibial Band的下端,是脛骨 (Tibia) 的前外側。Iliotibial Band的作用是在活動時穩定膝關節,和在膝關節伸直時將整條大腿向身體前方移動。這第二個主要功能,就正是毅行者落山時需要的動作。
要解決這個炎症有甚麼方法呢?如果大家在互聯網上瀏覽,不難發現如下述的建議:(一) 服用消炎藥;(二) 外用消炎藥膏;(三) 深層按摩 (Deep Massage) ; (四) 局部注射類固醇;(五) 拉筋;(六) 強化股骨外展肌 (Hip Abductors)。不過,筆者對這些建議一直存疑,它們的治療效果短暫和不明顯。反而,當筆者的毅行訓練和跑步里數增加後,外膝痛就神奇地消失了。
我們在上山時,膝關節起初是彎曲的。我們利用四頭肌 (Quadriceps)的力量,由膝關節拉直而將整個人的重心提高,從而達到上山的目的。而Iliotibial Band就在膝關節接近伸直時,會由膝關節的軸心點後方移到前方。但當我們的四頭肌開始疲倦乏力時,Iliotibial Band連接的肌肉就會加強功能,幫助將身體重心向上移。這個動作加重了Iliotibial Band在外膝與股骨外上髁的自然摩擦,久而久之,Iliotibial Band炎症就出現了。
在下石階時,我們的膝關節是由伸直開始的。這時候,將整條伸直了的大腳向前遞出落石階的任務就全落在Iliotibial Band和它上端的肌肉了。當Iliotibial Band Syndrome這個炎症一出現,毅行者落石階時,外膝就會異常痛楚了。
要徹底解決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筆者認為基本是從四頭肌的力量和持久力開始著手。要循序漸進加強訓練,開始的時候可以在健身室做一些如樓梯機(Step Master)或Leg Press一類的器械訓練,或選擇一段如上針山的麥徑加強四頭肌力。當它們的力量加強後,Iliotibial Band的額外負荷減少,Iliotibial Band Syndrome這個炎症就可以不藥而愈了。